刘新风研究员、陈缙泉教授、吴凯丰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21 作者: 来源:点击:

2023年11月19日上午,光子鼻与分子材料团队在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研究院报告厅举行学术交流会,研究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边红涛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研究员作了题为“微尺度超快光谱学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超快光谱是表征载流子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材料、信息、物理、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刘新风研究员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具有空间、时间和动量分辨能力的微尺度稳态/瞬态/角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半导体材料系统中测试其载流子特性、电子声子耦合以及纳米级半导体材料的边缘诱导的光谱特性,为深入了解其光电特性和相关器件奠定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陈缙泉教授作了题为“超快手性光谱技术在化学和生物体系中的应用”的报告。陈缙泉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自主研发了飞秒时间分辨圆二色吸收光谱(fs-TRCD)和飞秒-纳秒圆偏振发射光谱(TR-CPL)技术,实现了染料分子、轮烷分子及其衍生物体系的激发态手性产生和传递过程的精密测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凯丰研究员作了题为“量子点超快光物理与光化学”的学术交流报告。吴凯丰课题组在胶体量子点中观测到系综层面的激子自旋量子拍频,展示了温度可调的激子精细能级裂分及相干动力学。吴凯丰研究员通过超快界面电子转移,制备了室温长寿命的空穴自旋态,基于光学斯塔克效应率先实现了量子点自旋的室温相干操控,直接观测到量子点-有机分子杂化自由基对的自旋量子相干特性,实现了三线态光化学反应的高效磁场调控。

报告结束后,刘新风老师、陈缙泉老师、吴凯丰老师与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与团队老师合影留念。



©陕西师范大学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