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领导

房喻

房喻,1956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英国Lancaster大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房喻曾任英国Birmingham大学Research Fellow,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Langmuir顾问编委、《物理化学学报》等期刊编委、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高中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国家级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主持人。

  • 房喻主要从事功能表界面与凝胶化学研究。面向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他聚焦薄膜荧光传感研究,发展了单层化学、组合设计和界面限域动态聚合等敏感薄膜创制策略,揭示了“动态传能、特异结合、微环境效应”传感新机制,首创了叠层式传感器结构,打破了国外垄断,研制了隐藏爆炸物探测仪,在国际上首创了毒品薄膜荧光传感器,孵化了深圳砺剑防卫技术有限公司,其研制的爆炸物探测设备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房喻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薄膜荧光传感领域的领军人物”。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创制,房喻首创小分子胶凝剂稳定的凝胶乳液,突破了分散相体积分数不能低于74%的限制,颠覆了凝胶乳液传统认知,拓展了凝胶乳液模板应用,实现了轻质高强高分子泡沫材料品种和工艺的双重创新,完成了凝胶乳液模板法制备高性能聚苯乙烯泡沫工艺的初步放大。

    在意义重大的凝胶推进剂和高能量密度材料研制中,房喻融合分子凝胶理论,解决了凝胶推进剂雾化效率低和高能量固液悬浮体系长期稳定化难等关键问题,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房喻先后主持“863”重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点国际合作、国防“973”课题、教育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项目30余项,搭建了国际首套薄膜荧光传感器研发平台,在相关领域顶级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独立撰写了专著《薄膜基荧光传感技术与应用》,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房喻培养了含中组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人才,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陕西师范大学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